亚美尼亚人对圣经翻译成中文和维吾尔语的重要贡献
16 世纪和 17 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曾尝试将部分圣经翻译成中文。然而,第一个完整的圣经中文译本应归功于 Hovhannes Ghazarian。另一位亚美尼亚人 Johannes Avetaranian 被公认为第一个将新约翻译成维吾尔语的人,这在《安丁亚美尼亚之旅纪事》中有记载。 Hovhannes Ghazarian,又名 Johannes Lassar,出生于澳门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后来成为亚美尼亚教会的成员。1813 年,他被派往马六甲(现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负责建立印刷厂并将圣经翻译成中文。 翻译过程持续了九年,于 1822 年完成。翻译文本以四卷本出版,涵盖旧约和新约。这部译本大受欢迎,被视为中国基督教史上的重大成就。除了翻译工作外,加萨良还于 1833 年在新加坡建立了第一座亚美尼亚教会,并在那里担任牧师,直到 1856 年去世。加萨良的一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他精通多种语言,包括他在澳门期间努力学习的中文,并着手翻译圣经。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由于中文与加萨良熟悉的语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翻译过程面临巨大挑战,从而造成了语言障碍。尽管如此,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最终带来了准确易懂的翻译。中文圣经的出版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开辟了传福音的新途径,促进了中国基督徒的团结。加扎里安的译本因其质量而广受赞誉,确立了他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翻译家之一的地位。 至于约翰内斯·阿维塔拉尼安(1861-1919),他最初于 1861 年出生于埃尔祖鲁姆的一个穆斯林家庭,但在阅读福音书后皈依基督教。他取了亚美尼亚名字约翰内斯(约翰)阿维塔拉尼安(阿维塔拉尼安的意思是“福音”),并于 1885 年 2 月 28 日在第比利斯(现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或伊朗大不里士受洗。阿维塔拉尼安是 1892 年第一个居住在喀什的瑞典传教联盟成员,他将《新约》翻译成维吾尔语。他的工作对促进对维吾尔语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并作为先驱为维吾尔语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20世纪初亚美尼亚出版物中对中国人的总体描述
最近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描绘了从 20 世纪早期亚美尼亚出版物中摘录的页面,该出版物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印刷,在此期间,那里有一个繁荣的亚美尼亚社区。 这本书的目的是用作亚美尼亚学校的教科书,并为那些想要获得亚美尼亚历史学科专业的人提供额外的资源。 作者是 Avetik Ter-Hakobian,他是 Nersisian 学校的前亚美尼亚地理教师,Nersisian 学校是第比利斯市的一所亚美尼亚高等教育机构,活跃时间为 1824 年至 1924 年。 该出版物简要概述了亚美尼亚的自然地理、民族志和政治地理,描述了 20 世纪初的建筑古迹、人口统计和国家政治局势。 它的页面装饰着与文本相辅相成的地图和插图。 此外,该出版物还收录了一幅中国人的肖像,其自信的姿势和面部表情,是中华民族的普遍代表。 图中的中国人具有典型的中国体质,颧骨突出,胡须独特,头发编成辫子,被称为“辫子”。 他戴着尖顶帽子,又称莎草帽、米帽、稻帽或苦力帽。 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这是亚洲人常见的另一种配饰。 他所穿的服装类似“唐装”,结扣、宽松的廓形、中式立领。 这种表现方法与欧洲和后来的美国旅行者、探险队成员或艺术家创作的版画、版画和水彩画相对应,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至 19 世纪,捕捉了人们的外貌、独特的服装、传统和习俗。 非西方人民向当地受众提供信息和启发。 插图中的文字显示,尽管亚美尼亚与中国相距遥远,但亚美尼亚却有中国居民。
ChinArmArt收藏瑰宝:中国卡琳亚美尼亚传统服饰复制品
卡琳 (Karin) 是巴泽海克 (Bardzer Hayk) 的中心,一直是亚美尼亚物质文化和日常生活古老传统的保护力量,特别是在珠宝、裁缝、蕾丝制作和民族服装领域。 1829 年签署的《阿德里安纳波利斯条约》赋予亚美尼亚人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领土上居住的权利。 这导致 90,000 名亚美尼亚人从巴泽·哈伊克迁徙过来,他们带来了自己服饰的风格传统,并在希拉克、贾瓦赫克、阿哈尔齐哈和其他地区保留下来。 仅在阿哈尔齐哈就有 6,000 个亚美尼亚家庭定居,保留并保留了上亚美尼亚民族服装的传统,特别是在卡尔斯、巴格万德、阿尔达汉、阿尔德文、科特朱尔和希拉克。 上亚美尼亚的妇女服装有四种类型的服装,全部具有相同的图案,但材料和装饰类型不同。 天鹅绒制成的连衣裙被称为“kherkha”,首选深红色、绿色、紫色、棕色和蓝色面料。 由金丝粗捻线制成的“trez”装饰进一步强调了这些。 衣裙的下摆、袖子、领口、腰线、无桨边等处均用金银线刺绣,多以花卉图案、飞禽图案、龙纹、几何纹饰为主,多采用凸面缎纹绣。 围裙通常由深红色织物制成,其装饰方式与礼服相同。 围裙上固定着一条有装饰的编织带,有时用银带代替。 围裙的右下角和左下角装饰有程式化的杏仁形图案,象征着生育能力,有时在装饰中还包括主人名字的首字母。 带面纱的头饰是女性服装中最重要的元素,特别是对于卡林已婚妇女而言。 头饰的正面部分饰有蕾丝或珠饰的花卉图案。 上亚美尼亚的妇女有时会戴一顶由最薄的毛毡制成的红色帽子或帽子,上面有一根长约40厘米长的紫色或蓝色捻丝线,被称为“vard”或“rose”。 ChinArmArt 的亚美尼亚民族服饰系列包括 Karin/Erzrum 亚美尼亚妇女服装的复制品,包括仿金线刺绣的深蓝色天鹅绒礼服、带有杏仁形装饰的酒红色围裙以及带有手工蕾丝和珠饰的头饰。
ChinArmArt近日接受CGTN采访
三语ChinArmArt信息分析网站的创始人最近接受了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亚美尼亚语部门的采访。Ani Margaryan,一位艺术史学家,拥有博士学位。 她在简短的采访中强调,亚美尼亚学生作为在华亚美尼亚社区的推动力,可以在促进中亚两国关系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她还表示,中国是一个在各个领域都有大量发展机遇和平台的国家。 点击提供的链接即可查看采访内容。 the link
亚美尼亚民族服饰研究获得中国学界认可
11月5日,山东省滨州学院举办了一场关于亚美尼亚民间服饰历史及其演变的讲座。 亚美尼亚民族服饰和中亚文化互动领域的研究员Ani Margaryan博士主持了此次讲座。 她强调了探索亚美尼亚民族服装、其保存、复兴、风格化和现代化的主要来源。 还向中国学生介绍了 Margaryan 收藏的亚美尼亚配饰和民间服装细节。 讲座中,中国学生身着中国传统服饰,表演了中国传统舞蹈,展示了自己的才艺。 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演出代表了中亚两国深厚的友谊。 中国-亚美尼亚 区域发展基金主席谢尔盖·阿瓦内索夫博士出席活动。 讲师向学校、亓教授、王院长表示感谢。 讲座得到了与会学生和教授的一致好评,他们对精彩的演讲表示赞赏。 大学领导表达了对亚美尼亚研究的支持和热情,表示愿意每年举办两次讲座。
古代亚美尼亚和古代中国的战车和马车
作者:安妮 Lchashen 定居点位于现代亚美尼亚,作为一座迷人的青铜时代建筑,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考古学家。 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发现了一座墓地,里面有大约800座坟墓,据推测属于上层阶级。 墓葬中埋有公牛、马匹以及珍贵的文物,这些都表明了埋葬者的崇高地位。 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在手推车或战车上发现的人类骨骼,上面装饰着复杂的设计和铭文。 这些手推车和战车被认为是死者被运送到来世的交通工具。 挖掘过程中出土了保存非常完好的战车或手推车,其中一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车,可以追溯到 4000 年前。 其中一辆橡木制成的战车目前在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展出。 总共发现了十二辆状况良好的战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000 年。 此外,在Lchashen以及同一时期的其他墓地中还发现了带有28辐轮和开放式车体的两轭战车。 值得注意的是,特定的墓葬仅包含战车的某些部分,例如车轭或其某些部件。 探讨轮式运输主题的出版物,例如贝弗利·戴维斯 (Beverley Davis) 的《马的发展时间表》和斯图尔特·皮戈特 (Stuart Piggott) 的《最早的轮式运输:从大西洋海岸到里海》,都以马车为特色,两者都指出, 拉查森定居点的战车是已知最早的青铜时代战车。 Lchashen 定居点、其附属坟墓和相关文物的发现为了解青铜时代精英的生活和仪式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有助于我们了解早期轮式运输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有文献记载,战车的使用者是夏朝时期一位名叫席冲的大臣,该战车是在公元前 21 世纪的甘之战中部署的。 据信,战车是在公元前 1200 年左右商朝武丁王统治时期引入的。 这一年代测定是基于一种被称为“弓形工具”的独特文物,它是在几个战车坑中发现的。 这些文物也在更容易确定年代的环境中被发现,例如妇好墓,那里的甲骨文提供了可靠的年代。
展览回顾:亚美尼亚服装及装饰艺术品首次在中国展出
作者: Ani Margaryan 安妮 简介 埃里温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的 19 至 20 世纪亚美尼亚艺术文物展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福州福建博物院举办,旨在庆祝最近 亚美尼亚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动态和明显升温。 展览展示了亚美尼亚族在过去两个世纪的文化遗产,并强调其与丝绸之路洲际商业和文化背景的联系。 这次重要的展览之所以能够举办,得益于两国国家和市政当局以及博物馆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 非政府组织“亚美尼亚-中国伙伴关系中心”在促进富有成效的对话和确保进程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是展示亚美尼亚视觉文化的丰碑,作为亚美尼亚身份的精髓,同时让广大中国观众了解这个国家,展现双方对加强合作的热切追求 通过使用艺术和文化作为共同语言。 展览主题和展览结构 该展览完全致力于亚美尼亚 19 至 20 世纪的文化,埃里温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民族志展品,更准确地说,是丝绸(某些类型从中国进口)、棉质、天鹅绒和缎子传统服装、民族服装及其复制品 风格化的版本、纺织品、挂毯、装饰艺术样本、埃里温老街道和建筑纪念碑的老式照片,以及穿着这些服装的亚美尼亚人的照片、银器配件和特殊的金属制品——所有这些都以艺术品完成 与该主题相关的纪录片以及标志性的《石榴的颜色》(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1969 年拍摄的电影)。 男性、女性和儿童的民族服装曾经不仅属于亚美尼亚各州以及亚美尼亚西部和东部省份的居民,而且也属于亚美尼亚侨民社区,成为人们走向多层次和精致的“ 亚美尼亚世界。” 埃里温和第比利斯服装中的花卉图案和蕾丝花边,与源自Syunik、Artsakh、Trabzon、Musaler 和Vaspurakan 服装的几何装饰和丰富银色细节的大胆色彩对比并置。Vaspurakan 长袍、外衣和斗篷上各种错综复杂、多彩多姿的亚美尼亚针线活,Bardzr Hayq/上亚美尼亚石榴红色天鹅绒围裙和围裙上形成辟邪杏仁形图案的金属线刺绣(金制品), 柔和而精致的 Aintab 单色针法(拉线和抽纱)装饰嫁妆礼物,被证明是古代亚美尼亚服装的显着特征。 腰带、带扣、腰带、胸饰、带链的手镯、无边帽、耳环、项链和戒指装饰在玻璃柜、基座上,并与观众的视线齐平,这是亚美尼亚发展金属锻造的体现。 来自 Aintap、Syunik
亚美尼亚木工的前世今生
亚美尼亚高地为工匠制作木制艺术品、建筑细节和装饰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例如杰出的讲坛讲台(来自中世纪亚美尼亚首都阿尼的 10 世纪和 13 世纪的教堂讲台)、雕刻大写字母、实用主义餐具、修道院和教堂的实心大门,通常覆盖着几何、鸟类和动物形态的图案、人形、圣经场景、铭文,不仅传达了个人和国家身份的象征,还与后来合并的前基督教信仰体系相呼应与基督教信仰的形象化。 此外,木工的装饰设计与当时的十字石艺术、手稿照明艺术、金属制品和纺织品相似,反映了当时的趋势、流行的图像方案和图案。 亚美尼亚的木工也以摇篮婴儿床、dandgha 护身符 (դանդղա)、gatanakhsh-tools(一种用于制作亚美尼亚 gata 图案的工具,一种与羊角面包和 rugelach 相似的糕点)的形式出现,不仅用于日常但在特殊的仪式和节日中,主要具有吉祥之意和辟邪功能。 至于世俗的建筑细节,位于该国西北部的希拉克省的行政中心——久姆里(Kumayri),以其门廊、楼梯、大门、阳台和独特的家具。 木材作为一种材料,本质上是一种短暂的媒介;一些亚美尼亚木工杰作传到了我们的时代。 然而,大量的历史和民族志记录揭示了亚美尼亚人高度重视这种艺术形式的案例。 我是否有能力与年轻一代一起复兴古老的艺术形式。 在各种入侵期间,特别是 1915 年亚美尼亚种族灭绝期间,我们忠诚的同胞将木工宝石免于拆除。 在共同努力下,我们为亚美尼亚宗教中心埃奇米亚津的圣加亚尼教堂(公元7世纪)建造了中央木门,为亚拉腊省季米特洛夫村的圣阿斯特瓦察辛教堂建造了大门。 亚美尼亚人的历史,在亚美尼亚博物馆和国外展出的视觉艺术纪念碑展示了亚美尼亚教堂、修道院建筑群,甚至住宅建筑都装饰着装饰精美的、具有美学价值的木门;不幸的是,我们留下了一小部分。 值得一提的文物包括带有浮雕的Msho Arakelots修道院(1134年)的大门,塞凡修道院的15世纪胡桃木门,进入历史的圣使徒教堂(9世纪建筑群) 1926 年的亚美尼亚博物馆,以及 1996 年由伦敦佳士得私人收藏家购得的 13 世纪穆什圣卡拉佩教堂的胡桃木门。 ChinArmArt 旨在引起对亚美尼亚教育家和艺术家 Melqon Avetisyan 教授的特别关注。 通过他的创造力、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超过三个十年来促进和发展先辈的工艺,作为数十个教堂木门和数百件应用艺术的高度估计的木制物品的作者,受人尊敬的 Avetisyan 教授分享了他的为具有数百年历史的亚美尼亚木制品注入新生命的故事和遗产。 ChinArmArt: 木门制作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我们的第一步是探索建筑的历史编纂,然后是它的形式和视觉品质,然后是构图创作阶段,最终是实际工作本身,这可能会持续几个月。
齊白石的《荷塘鴛鴦》:连接中国与亚美尼亚
by Ani Margaryan 2013 年,邦瀚斯拍卖行出售了中国著名艺术家齐白石的一件作品。 考虑到迄今为止很少有亚美尼亚中国艺术品收藏家被记录在案,这幅画的价值更高。 齊白石, 荷塘鴛鴦, 設色紙本, 鏡框, 款識:借山唫館白石, 鈐印:齊大, 來源:前亞美尼亞共和國教育部長 Shavarsh Simonyan(1912-1974)於1956年在北京直接得自畫家本人, 現由Shavarsh Simonyan子女繼承. 本幀〈荷塘鴛鴦〉為收藏家西蒙尼恩 Shavarsh Simonyan 於1954年至1971年間,出任亞美尼亞共和國教育部長。1956年,他隨俄聯邦教育部使節團訪問北京,與中國教育部長張奚若會面(圖1-2)。期間,使節團拜訪齊白石畫室,西蒙尼恩獲贈本幅〈荷塘鴛鴦〉以誌此行。1974年,Shavarsh Simonyan 辭世,本幅作品由其後人保存至今。 此幀〈荷塘鴛鴦〉青蓋墨色濃淡相應,芙渠瓣脈分明,敷色豔而不俗。葉下又繪悠游鴛鴦一雙,池水輕漾,自然有真趣。齊白石重畫外功夫,畫前必研究物象造化,勾稿練習。比對現藏北京畫院〈荷塘鴛鴦稿〉,稿本中鴛鴦的構圖、設色與本幀極為類近;齊老所註雌鳥頭部毛色「似硃砂少許,和墨和黃,欲紫不紫」亦與本幅相應。 荷花鴛鴦題材亦見於齊老其他創作年代,眾本相比,敷色佈局變化不大,然而筆墨層次有別。因白石老人五十壽後始畫荷,初摹八大、李鱓,嘗合二家優點,至六十歲方見成果。復勤加寫生,筆墨越顯淋漓。若參照齊老於1948年所寫〈福錄鴛鴦〉,荷枝茂盛,生機盎然,構圖、佈局與本幅基本接近。惟細審之下,本幀〈荷塘鴛鴦〉於用筆用墨更為昇華,精簡老鍊。荷葉水氣充盈,葉絡清晰,鴛鴦寫意而形神兼備,足見畫家經年鍛鍊,至此更脫凡格。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齐纯芝,字渭清,祖父取号兰亭,老师取名璜,字濒生,别号寄萍老人、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近代中国國畫画家。後人常将“山人”二字略去,故后常号“白石”。齐白石也和张大千并称“南张北齐”。 齊白石於1864年元旦出生於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今湖南省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农民家庭,原名齊純芝。自幼體弱多病。由於家族以務農為生,祖父齊萬秉認為農耕不能賺錢,於齊白石4歲時起教授寫字。於8歲時在公公所開設之蒙館學習,半年後輟學,輟學後,協助家中務農。14岁起作木匠,學習雕花木工。後來兼習繪畫,並拜蕭薌陔為師。25歲時起拜名士胡沁園、陳少蕃等為師,由胡沁園替之取名為璜,號瀕生,因家中靠近白石鋪,故取別號白石山人。學習詩、書、畫、篆刻。並開始兼以賣畫為生,不再以雕花木工賺錢。 32歲時起對刻印產生濃厚興趣,開始向名家學習刻印。35歲時拜學者王湘綺為師。1903年39岁时第一次到北京。40岁時,開始周遊天下,以后到南北各地游历,饱览名山大川,使他開闊了眼界,師法大自然,充實了作品「造化」內容。1905年41歲時在当时广西首府桂林卖画为生,認識了蔡锷和張中正和尚(即黃興)。42歲時起遊覽廣州、廣西、重慶、越南、上海、南京,期間,寫畫風格由工筆畫轉為寫意畫。 1917年起決定於北京發展,以卖画刻印为生,並結識了陳師曾(陈寅恪之兄),陈师曾曾对胡佩衡說齐白石的作品“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画家能画得出来的……我们应该特别帮助这位乡下老农,为他的绘画宣传”。1922年,陈师曾携齐白石的画作前往日本,在东京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上展出,使得齐白石在日本名噪一时,画价亦爆增。齐白石在其自传中写道:“二尺长的纸,卖到二百五十银币……还听说法国人在东京,选了师曾和我两人的画,加入巴黎艺术展览会……我做了一首诗,作为纪念:‘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陈病故后,齐白石对张次溪說:“我如没有师曾的提携,我的画名,不会有今天”。受陳師曾影響,他創造出自成一家的畫畫風格,亦即紅花墨葉的大膽風格,以原本不協調的純紅色和深墨黑用在一起,形成畫面鮮明的對比,表現了畫面上清新、樸實的感覺,实现了“衰年变法”。並學習徐渭、石濤,在学习石涛、朱耷、徐渭的基础上,吸收吴昌硕的技法,終於自成一家。後結識梅蘭芳、艾青、徐悲鴻等人。1922年,在陳師曾協助下,其作品起於外國展出,受到重視。後受林風眠邀請,到北平艺专教授中國畫。也曾在张恨水的北平私立北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画。 据说,侨居海外的李铁夫曾致友人信中曾认为当代国内真正的画家只有「齐白石、吴昌硕二人而已」,可見其對齊白石十分推崇。
当代中国艺术家在亚美尼亚埃里温市中心的作品
自 2012 年以来,位于首都埃里温独特的“Cascade Complex”的Cafesjian 艺术中心一直在展出一个笑人的雕塑(“无题”,20 世纪,不锈钢,艺术家岳敏君(1962 年出生),中国著名艺术家,因在雕塑、绘画、装置和版画中以冰冷的笑声捕捉人物形象而闻名。 2007 年,敏君的一幅惊人的画布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创纪录的 290 万英镑(590 万美元)成交,成为当时在二级市场上售出的最昂贵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岳的不安和无情的笑容已经成为艺术市场上无处不在的存在。 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超现实主义对艺术家产生了特别强烈的影响。他还受到玩世现实主义运动和中国观念艺术家耿建一的启发,他也以自己的笑脸为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