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顾:亚美尼亚服装及装饰艺术品首次在中国展出
简介
埃里温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的 19 至 20 世纪亚美尼亚艺术文物展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福州福建博物院举办,旨在庆祝最近 亚美尼亚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动态和明显升温。 展览展示了亚美尼亚族在过去两个世纪的文化遗产,并强调其与丝绸之路洲际商业和文化背景的联系。 这次重要的展览之所以能够举办,得益于两国国家和市政当局以及博物馆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 非政府组织“亚美尼亚-中国伙伴关系中心”在促进富有成效的对话和确保进程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是展示亚美尼亚视觉文化的丰碑,作为亚美尼亚身份的精髓,同时让广大中国观众了解这个国家,展现双方对加强合作的热切追求 通过使用艺术和文化作为共同语言。
展览主题和展览结构
该展览完全致力于亚美尼亚 19 至 20 世纪的文化,埃里温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民族志展品,更准确地说,是丝绸(某些类型从中国进口)、棉质、天鹅绒和缎子传统服装、民族服装及其复制品 风格化的版本、纺织品、挂毯、装饰艺术样本、埃里温老街道和建筑纪念碑的老式照片,以及穿着这些服装的亚美尼亚人的照片、银器配件和特殊的金属制品——所有这些都以艺术品完成 与该主题相关的纪录片以及标志性的《石榴的颜色》(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1969 年拍摄的电影)。 男性、女性和儿童的民族服装曾经不仅属于亚美尼亚各州以及亚美尼亚西部和东部省份的居民,而且也属于亚美尼亚侨民社区,成为人们走向多层次和精致的“ 亚美尼亚世界。” 埃里温和第比利斯服装中的花卉图案和蕾丝花边,与源自Syunik、Artsakh、Trabzon、Musaler 和Vaspurakan 服装的几何装饰和丰富银色细节的大胆色彩对比并置。Vaspurakan 长袍、外衣和斗篷上各种错综复杂、多彩多姿的亚美尼亚针线活,Bardzr Hayq/上亚美尼亚石榴红色天鹅绒围裙和围裙上形成辟邪杏仁形图案的金属线刺绣(金制品), 柔和而精致的 Aintab 单色针法(拉线和抽纱)装饰嫁妆礼物,被证明是古代亚美尼亚服装的显着特征。 腰带、带扣、腰带、胸饰、带链的手镯、无边帽、耳环、项链和戒指装饰在玻璃柜、基座上,并与观众的视线齐平,这是亚美尼亚发展金属锻造的体现。 来自 Aintap、Syunik 和 Artsakh 的各种亚美尼亚双结地毯,以及 1970 年代苏联时代亚美尼亚传统地毯编织的样品,其色彩缤纷和柔和的赭色色调的丰富组合继续延续 服装装饰的美学和色调以及对传统和家庭价值观的持久奉献的理念。
来自阿尔扎赫-卡拉巴赫地区的著名展品,如装饰华丽的地毯、高贵的红绿长袍以及来自舒什的装饰金银丝点缀的珠宝,揭示了这个亚美尼亚居住地区的文化及其与亚美尼亚人的密切相互关系, 亚美尼亚高原的其他省份。 taraz 揭示了这个亚美尼亚居住地区的文化及其与亚美尼亚人的密切相互关系, 亚美尼亚高原的其他省份。
taraz
策展理念及展览内容
中英文原标题“从亚拉拉山眺望”,表明文化和社会对亚拉拉山的接受程度,将亚拉拉山视为民族集体形象、力量、祖传遗产、对历史祖国的向往和亚美尼亚人团结的象征。 热烈欢迎参观者,他们可以在仿制亚美尼亚手稿首字母的巨大纸盒内拍照和自拍。 空间关系概念的运用是通俗易懂的:既没有给人留下展品少的印象,同时也没有因为信息量大、焦点多而让中国参观者不知所措。 策展人在展品的布置、观众与展品之间的适当距离、正确的光源、通讯设备、媒体之间的尺寸关系等方面成功地为所有参观者创造了一个难忘的、愉快的舒适区。 ,还有展品,还有展厅整体设计的元素。 勃艮第红色的背景,与数百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中广泛传播的鲜红色色调不同,浮雕、金属制品、手稿照明和刺绣中典型的亚美尼亚打结装饰是表达这一主题的理性选择, 整体印象,同时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从主要展览细节。 各种艺术形式,如纺织、挂毯、金属制品和摄影,根据其文化价值和形式品质被分开,但这些项目之间的逻辑和视觉联系是可见的。
在中国出土的基督教墓碑作为参观者环形步行的终点,使展览的目标达到了顶峰,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亚美尼亚作为位于伟大丝绸之路沿线的神秘基督教土地的指示和感知。
亚美尼亚民族乐器杜杜克(duduk)与当地的长笛(筚篥)一起展示,背景是模仿中国丝绸画女音乐家用长笛乐器演奏,与“丝绸之路音乐”的文字描述相对应。 该展览还强调了亚美尼亚和中国之间的历史联系,中国历史学家在他们的记录中指出了亚美尼亚族裔的存在。 作为额外的好处,游客还可以一睹现代亚美尼亚纪念品的制作,展示该国不断发展的工艺。
尽管如此,结合各种装饰艺术和手工艺来展示蜡像,并将亚美尼亚土著民间场景带入生活,可能会让展览对游客来说更加身临其境。
文本信息的实现
双语墙文以相当全面的方式提供了简短而充分的社会历史背景,作为附加的定向工具来满足中国参观者的好奇心,强调服装的特征和技术,并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些细节和特性上的工艺。
这些文本揭示了整体的重要元素和必备单品,例如外套、头饰、内衣和腰带,其颜色组合和装饰结构背后的象征意义和隐藏信息,以及东西部亚美尼亚民族服装群体的差异化特征 ,不仅强调形式特征,还强调每种图案的目的和预期功能,与生育和确保健康世代或抵御邪灵的主导思想相关。 taraz taraz
展览本身回应了博物馆的使命和总体精神
以福州为中心的福建省是中国文化和语言最多元化的省份之一。 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繁华的茶港,也是深受西方精英和收藏家喜爱的白瓷或德化白瓷的发源地。 该省以其多元文化的本质和对艺术对话的开放性而自豪,这反映在博物馆的永久藏品、临时展览和策展理念中。 “亚拉拉山的风景”与其他大厅的展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其他文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被记录并保存在考古发现、墓碑、地图、船舶模型中,更重要的是,在餐具的形式特征、调色板的变化以及装饰品的选择都带有与西方列强进行国际贸易的明显印记。
观众的感知、潜在的共鸣、展览的影响
当地和亚美尼亚政府代表、双方博物馆负责人以及亚美尼亚旅华人士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两个月内,艺术爱好者群体(约152,476名参观者)反应积极,因为展览汇集了来自不同背景和年龄的人们。
青年人的参与以及为他们安排的各种活动尤其值得注意。 令人欣慰的是,对于许多亚美尼亚游客来说,这次展览就像家一样,满足了他们与自己的根源联系的愿望。 免费入场让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很高兴看到它如何成为家庭和游客的娱乐来源。 很高兴听到很多中国人表示有兴趣进一步探索亚美尼亚,我希望这次展览只是未来更多文化交流的开始。 从中亚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次展览提供了对最古老文明之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见解,是前所未有的,并可能为同一领域的进一步成就设定特定的标准和标准。 中国与亚美尼亚的审美互动此前仅限于罕见的群展和现代艺术展示,特别是亚美尼亚艺术博览会与香港汉雅轩画廊合作,于2022年在埃里温展出了两件视频艺术作品《亚美尼亚当代艺术展》 2021年在中国武汉举办的“阳光根源”活动是亚美尼亚-中国伙伴中心和中国当局共同努力的又一丰硕成果,可以说是两国文化交流的又一页。 值得一提的是,亚美尼亚人在 2012 年北京双年展上表现出色,此前举办了“亚美尼亚文化日”活动,由亚美尼亚文化部和亚美尼亚驻华大使馆组织了音乐会和艺术展览。
因此,《亚拉拉特山的风景》挑战了亚美尼亚“只向西方看”的误解。 迄今为止,它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它形成了中国人对亚美尼亚文化“与他们自己的文化一样古老而独特”的独特看法。
ChinArmArt对非政府组织“亚美尼亚-中国合作中心”和福建省博物馆的邀请和衷心欢迎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