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ChinArmArt Tag

这件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编号:1991.55)的服装采用华丽的丝绸和金色成分,搭配优雅流畅的轮廓,凸显了其在亚美尼亚文化中用于仪式的用途。这件礼服由 Fimi M. Samour 夫人慷慨捐赠,她的亚美尼亚家庭于 1921 年从阿达纳移民到美国,据确定是她母亲 1881 年的婚礼礼服。 这件礼服采用华丽的紫罗兰色条纹纺织品制成,面料可能使用了紫红色,这是 1856 年引入并在欧洲采用的第一种合成染料。这件礼服以宽而深的紫色条纹为特色,中间点缀着较窄的紫红色条纹,所有条纹都饰有连续的金色卷轴图案,让人联想到花卉图案。复杂的条纹图案是通过一种复杂的编织技术实现的,该技术将细金属线与丝绸芯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高度精致和奢华的纺织品。 这件连衣裙反映了西亚美尼亚地区传统和欧洲影响的融合,展示了镂空领口、深直前开口和不对称袖子,这是奥斯曼帝国亚美尼亚服饰的典型特征。然而,锥形袖口和紧身胸衣,以及金属钩和环的加入,揭示了欧洲剪裁方法的影响。这款全长裙摆有深褶皱,在穿着者的动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跳舞时,裙子会展开,露出更宽阔的空间。这种对高品质材料的大量使用不仅凸显了服装复杂的亚美尼亚工艺,也表明了穿着者高尚的社会地位和富裕程度。

乌赫塔萨尔岩画,又称乌赫塔萨尔山或“朝圣者山”的岩石雕刻,位于亚美尼亚休尼克省南部地区的西西安镇附近。该遗址包含 1,000 多块装饰性岩石碎片,一直延伸到山脚。这些岩画刻在深棕黑色的火山石上,据推测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公元前 12,000 年),与随后的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化有关。 该遗址拥有丰富多样的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雕刻,以及后来时代的其他雕刻。这些岩石碎片上的描绘包括狩猎场景、各种动物、螺旋、圆圈、几何形状和十二生肖。研究表明,该地区可能曾是从事放牧的游牧部落的临时住所。对这些岩画的检查表明,它们已被使用了许多个世纪。 虽然乌赫塔萨尔岩画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但全面的研究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才开始,随后的调查出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然而,对该遗址的彻底了解仍然是学术界持续研究的领域。

公元 132 年,中国博学者张衡发明了一种复杂的地动仪,其独特的精度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种非凡的青铜装置装饰着八个龙头,隐藏着一个微妙而巧妙的机制。每条龙都抓着一个青铜球,球正对着一只青蛙的嘴。张衡的创新最初受到嘲笑和怀疑,那些无法理解其潜力的人也对其提出了质疑。然而,关键时刻到来了,地震仪准确地探测到了地震,促使一条龙释放了一个球,表明地震活动的方向是西边。尽管没有立即发生局部震动,但随后的报告证实了西边发生了地震,证实了张衡的构想并平息了批评者。发生震动后,容器内一个看不见的内部机构开始震动,一条龙将球送到青蛙的嘴里,有效地解释了远处震动的来源,并帮助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援工作。张衡的开创性发明,融合了精湛的艺术和先进的工程技术,证明了古人类的智慧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16 世纪和 17 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曾尝试将部分圣经翻译成中文。然而,第一个完整的圣经中文译本应归功于 Hovhannes Ghazarian。另一位亚美尼亚人 Johannes Avetaranian 被公认为第一个将新约翻译成维吾尔语的人,这在《安丁亚美尼亚之旅纪事》中有记载。 Hovhannes Ghazarian,又名 Johannes Lassar,出生于澳门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后来成为亚美尼亚教会的成员。1813 年,他被派往马六甲(现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负责建立印刷厂并将圣经翻译成中文。 翻译过程持续了九年,于 1822 年完成。翻译文本以四卷本出版,涵盖旧约和新约。这部译本大受欢迎,被视为中国基督教史上的重大成就。除了翻译工作外,加萨良还于 1833 年在新加坡建立了第一座亚美尼亚教会,并在那里担任牧师,直到 1856 年去世。加萨良的一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他精通多种语言,包括他在澳门期间努力学习的中文,并着手翻译圣经。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由于中文与加萨良熟悉的语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翻译过程面临巨大挑战,从而造成了语言障碍。尽管如此,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最终带来了准确易懂的翻译。中文圣经的出版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开辟了传福音的新途径,促进了中国基督徒的团结。加扎里安的译本因其质量而广受赞誉,确立了他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翻译家之一的地位。 至于约翰内斯·阿维塔拉尼安(1861-1919),他最初于 1861 年出生于埃尔祖鲁姆的一个穆斯林家庭,但在阅读福音书后皈依基督教。他取了亚美尼亚名字约翰内斯(约翰)阿维塔拉尼安(阿维塔拉尼安的意思是“福音”),并于 1885 年 2 月 28 日在第比利斯(现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或伊朗大不里士受洗。阿维塔拉尼安是 1892 年第一个居住在喀什的瑞典传教联盟成员,他将《新约》翻译成维吾尔语。他的工作对促进对维吾尔语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并作为先驱为维吾尔语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过去,家用炊具主要由铜和陶器组成。铜容器通常涂上锡,这一过程称为“镀锡”,以防止生锈并保持其可用性。当地民众称从事这一行业的技术人员为“klekchi”。随着铝和其他材料在日常使用中的广泛采用,铜匠工艺和陶器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最终导致它们消失。埃奇米阿津居民瓦吉纳克·马努基扬 (Vaghinak Manukyan) 声称他是铜工艺传统的最后实践者之一。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埃奇米阿津还是几位铜匠的故乡。然而,由于后代对延续家族行业兴趣不大,马努基扬成为这一高贵血统的唯一继承人。他声称自己是近二十年来埃奇米阿津、亚美尼亚和整个南高加索地区唯一剩下的“klekchi”。Manukyan 来自凡城,12 岁时开始在父亲 Serob(铜匠)手下当学徒。然而,他认为埃里温居民 Harutyun Achemyan 是他真正的导师,他曾在父亲手下当了大约一年半的学徒。Manukyan 深情地回忆起“klaike”(一种用于制作陶器的胶水)的独特香气,并强调了陶器制作各个阶段的复杂气味。据 Manukyan 说,一个保养良好的铜容器可以使用大约 15 年。此外,他还证明了用敞口铜碗烹制的食物具有独特的味道,强调了它的优越性。他说:“用铜杯喝的水味道好得多。”瓦吉纳克·马努基扬保存的持久工艺和知识证明了亚美尼亚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铜工艺艺术。

乔托工作室博物馆位于 Mashtots Ave 45a,是一处专门纪念著名艺术家 Gevorg Grigoryan(又名乔托)的空间。该博物馆由一群艺术家和艺术家遗孀 Diana Ukleba 于 1977 年在埃里温创立,后来成为亚美尼亚国家美术馆的分支机构之一。博物馆收藏了全面的藏品,展示了艺术家的艺术遗产、档案材料和个人物品。Gevorg Grigoryan 在第比利斯和莫斯科接受了专业教育,并在出生地居住和工作到 1962 年,之后他继续在埃里温从事创作。他丰富的创作遗产大部分保存在亚美尼亚国家美术馆和他的工作室博物馆中,他在那里通过绘画和图形作品表达了一系列主题和题材。20 世纪 20 年代末和 30 年代初是这位艺术家创作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第比利斯的文化活动,并与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艺术家一起展出作品。随后,格里戈里安隐居了 20 年,在此期间,他坚持不懈地从事艺术创作,创作出充满情感的作品。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他的作品才开始获得认可和重新评价,他的艺术才重新受到人们的欣赏。博物馆的上层展出了戴安娜·乌克勒巴的作品,而一楼则展示了第比利斯画派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乔托工作室博物馆位于埃里温市中心的玛坦纳达兰附近,既是艺术家和他的妻子戴安娜·乌克勒巴的住所,也是艺术家的工作室,他们在这里生活并在戏剧性的背景下创作艺术。

环球小姐大赛是中国著名的地区性选美比赛,参赛选手既有来自中国,也有来自国际的参赛者。哈斯米克·萨纳米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亚美尼亚模特,曾获得选美大赛冠军,她受大赛组织者邀请,担任在广东省举行的比赛的评委。比赛分为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由深圳的中国电视台报道。 回顾自己的经历,哈斯米克(杰西)表示,担任评委是一次非凡而有启发性的经历,标志着她职业生涯的一个新里程碑。她现在渴望代表亚美尼亚参加著名的国际比赛。值得注意的是,杰西在中国深圳举行的“2023 年世界小姐大赛”上取得了成功。在她的整个旅程中,她强调了赞美每个女人的美丽和独特性的重要性,即使面对癌症和白癜风等挑战也是如此。她强调,任何东西都不应掩盖女性固有的自然美。

7 月 20 日,中国亚美尼亚学生会 (ASAC) 在埃里温举行了一次信息丰富的会议。会议介绍了其主要成员,并为目前和未来的中国亚美尼亚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此次会议还弥合了校友与渴望在中国接受教育的各代亚美尼亚人之间的差距。 与会者鼓励学生在中国接受教育,强调中国作为国际学生东道国提供的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此外,ASAC 成员讨论了学生在中国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障碍的策略,使他们能够培养韧性和专业知识。 会议主持人强调,在中国的亚美尼亚社区积极参与在众多国际节日和文化活动中推广亚美尼亚文化,这有助于加强亚美尼亚与中国之间的联系。 ChinArmArt 对报道此次会议的邀请表示感谢,并强调其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支持在中国的亚美尼亚学生的所有学术和个人努力。

安娜·瓦尔达尼扬博士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作家,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专攻国际关系和日本学。在其最新出版物发布后,她对亚美尼亚和日本社区之间的历史联系有了新的认识。她的作品侧重于亚美尼亚种族灭绝动荡时期的日亚互动。 她研究的核心是“东庆丸”号船只的引人入胜的叙述,瓦尔达尼扬博士从亚美尼亚的角度深入探索了未知领域。在偶然发现一张描绘一艘停泊在士麦那的日本船只的照片的激励下,她的调查带她走遍了希腊、日本和亚美尼亚种族灭绝博物馆研究所。她一丝不苟的研究追溯了这艘日本船只的航行,努力解开救援工作背后的真实故事、潜在动机和后果。 Vardanyan 博士的学术研究旨在阐明亚美尼亚和希腊难民乘坐日本船只从士麦那撤离的过程。这项全面的调查不仅涵盖了士麦那大火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地亚美尼亚和希腊社区惨遭种族灭绝的惨痛经历,还深入探究了日本船只抵达以及随后幸存者安全通行的详细情况。

加吉克·阿维蒂斯扬是杰出的亚美尼亚艺术家、理论家和工匠(1957-2021),也是亚美尼亚艺术家联盟的成员,他在促进中亚文化交流方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在连接两国艺术界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得到了认可,2016 年,他被授予享有盛誉的格里戈尔·纳雷卡齐奖章,这是亚美尼亚共和国文化领域的最高荣誉。 2010 年代初,阿维蒂斯扬共同创办了“亚美尼亚调色板”艺术节,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举措,旨在团结亚美尼亚和外国艺术家,特别强调促进与受人尊敬的中国艺术家的合作。此次艺术节是联合艺术创作的平台,包括创作迷人的亚美尼亚户外风景画和令人回味的亚美尼亚人肖像画,这些作品在集体展览中展出。 2015 年,阿维蒂斯扬移居中国,继续推动在中国举办亚美尼亚艺术家的展览和工作坊,同时也为中国艺术家在亚美尼亚举办互惠展览提供便利。通过这些举措,阿维蒂斯扬不仅展示了两国丰富的艺术遗产,还鼓励了有意义的文化交流和对话。 除了作为文化大使的角色之外,阿维蒂斯扬在后印象派油画方面的精湛技艺也吸引了观众,他的作品描绘了亚美尼亚人和中国人友谊的寓言,颂扬了中国人民的多样化叙事,将中国题材无缝地融入了当代亚美尼亚艺术中。 阿维蒂斯扬的艺术贡献赢得了国际赞誉,他的作品在欧洲和亚洲各地举办过多次个人展和联展,展出地点包括圣彼得堡、布达佩斯、巴黎、里昂、维尔纽斯、里加、塔林、斯维亚托戈尔斯克、哈尔滨、南京和北京等著名城市。他的画作被尊贵的私人收藏家收藏,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全球艺术界的持久影响力。

Our contacts

WeChat ID: ChinArmArt2023

Email: [email protected]

Phone number: (+86) 1736873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