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ChinArmArt Tag

亚美尼亚纪录片《1489》于 10 月 26 日至 27 日在杭州西湖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首次亮相中国。此次活动的举办地是中国美术学院,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象山路 352 号。这部电影登上国际舞台,凸显了其信息的重要性,它跨越了文化鸿沟,引起了亚美尼亚以外观众的共鸣。导演 Shoghakat Vardanyan 出席了电影节开幕式,并与杭州亚美尼亚社区的成员进行了交流,增进了联系感和文化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1489》获得了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IDFA) 最佳影片的最高奖项。 IDFA 评审团在表彰中将《1489》描述为“一部像一束刺眼的光芒一样的电影,它揭示了悲伤的广阔隐藏内部景观,并从无法忍受的缺失中创造出有形的存在。”此外,评审团还称赞了这部电影的深远影响,称其为一部电影生存工具,鼓励观众面对他们可能更愿意忽略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

在一片广阔的沙漠景观中心,一座用红砂岩雕刻而成的宏伟雕塑,描绘了一个安详沉睡的婴儿,见证了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古老的联系。这件名为“大地之子”的非凡作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持久和谐的深刻象征。这座雕塑位于甘肃省境内的瓜州县,位于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沿线的战略位置,这条路线长期以来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商业和技术交流。 这座雕塑长 15 米,高 4.3 米,宽 9 米,由清华大学杰出教授董树兵教授于 2016 年精心打造。董教授利用先进的 3D 扫描和雕刻技术,成功创作了一件不仅能激发想象力,而且吸引无数游客的作品。游客们被其平和可爱的氛围所吸引,沉浸在塑造中国这一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景观之中,而雕塑位于丝绸之路上,更凸显了这一景观。因此,这一艺术作品不仅纪念了人与地球的共生关系,还与其所在地的历史意义产生共鸣,引发人们对人类历史与自然世界相互联系的思考。

亚美尼亚共和国侨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目前正在执行年度侨民青年大使计划,该计划由亚美尼亚共和国政府和 Jinishian 纪念基金会资助。2024 年“侨民青年大使”计划现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已从全球 20 个国家/地区选出 30 名参与者,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洛杉矶)、中国、伊朗、格鲁吉亚、英国、荷兰、奥地利、罗马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捷克共和国、波兰、瑞典、西班牙、德国、法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选定的参与者已抵达亚美尼亚,并完成了第一天的密集讲座和研讨会。当天的活动以政治顾问、“CivilNet”评论员 Eric Hacopian 的“当前政治进程中的亚美尼亚”讲座开始,就亚美尼亚不断变化的政治格局以及侨民在此背景下的作用进行了坦诚的对话。随后,由青年领袖学校 (2006-2016) 创始主任、国际共和研究所亚美尼亚项目高级主管 Artak Shakaryan 主持的研讨会,对有效领导者的属性和特征以及在社区中担任领导角色的必要步骤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侨民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战略发展部负责人 Hovhannes Aleksanyan 对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分享了他宝贵的经验,同时概述了其部门开展的成功项目。随后,Aram Voskanyan 向与会者介绍了宣传和在社区活动中实施战略宣传技术。当天结束时举行了项目的正式启动仪式,尊贵的嘉宾出席了仪式,并为今年项目的参与者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这件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编号:1991.55)的服装采用华丽的丝绸和金色成分,搭配优雅流畅的轮廓,凸显了其在亚美尼亚文化中用于仪式的用途。这件礼服由 Fimi M. Samour 夫人慷慨捐赠,她的亚美尼亚家庭于 1921 年从阿达纳移民到美国,据确定是她母亲 1881 年的婚礼礼服。 这件礼服采用华丽的紫罗兰色条纹纺织品制成,面料可能使用了紫红色,这是 1856 年引入并在欧洲采用的第一种合成染料。这件礼服以宽而深的紫色条纹为特色,中间点缀着较窄的紫红色条纹,所有条纹都饰有连续的金色卷轴图案,让人联想到花卉图案。复杂的条纹图案是通过一种复杂的编织技术实现的,该技术将细金属线与丝绸芯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高度精致和奢华的纺织品。 这件连衣裙反映了西亚美尼亚地区传统和欧洲影响的融合,展示了镂空领口、深直前开口和不对称袖子,这是奥斯曼帝国亚美尼亚服饰的典型特征。然而,锥形袖口和紧身胸衣,以及金属钩和环的加入,揭示了欧洲剪裁方法的影响。这款全长裙摆有深褶皱,在穿着者的动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跳舞时,裙子会展开,露出更宽阔的空间。这种对高品质材料的大量使用不仅凸显了服装复杂的亚美尼亚工艺,也表明了穿着者高尚的社会地位和富裕程度。

乌赫塔萨尔岩画,又称乌赫塔萨尔山或“朝圣者山”的岩石雕刻,位于亚美尼亚休尼克省南部地区的西西安镇附近。该遗址包含 1,000 多块装饰性岩石碎片,一直延伸到山脚。这些岩画刻在深棕黑色的火山石上,据推测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公元前 12,000 年),与随后的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化有关。 该遗址拥有丰富多样的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雕刻,以及后来时代的其他雕刻。这些岩石碎片上的描绘包括狩猎场景、各种动物、螺旋、圆圈、几何形状和十二生肖。研究表明,该地区可能曾是从事放牧的游牧部落的临时住所。对这些岩画的检查表明,它们已被使用了许多个世纪。 虽然乌赫塔萨尔岩画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但全面的研究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才开始,随后的调查出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然而,对该遗址的彻底了解仍然是学术界持续研究的领域。

公元 132 年,中国博学者张衡发明了一种复杂的地动仪,其独特的精度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种非凡的青铜装置装饰着八个龙头,隐藏着一个微妙而巧妙的机制。每条龙都抓着一个青铜球,球正对着一只青蛙的嘴。张衡的创新最初受到嘲笑和怀疑,那些无法理解其潜力的人也对其提出了质疑。然而,关键时刻到来了,地震仪准确地探测到了地震,促使一条龙释放了一个球,表明地震活动的方向是西边。尽管没有立即发生局部震动,但随后的报告证实了西边发生了地震,证实了张衡的构想并平息了批评者。发生震动后,容器内一个看不见的内部机构开始震动,一条龙将球送到青蛙的嘴里,有效地解释了远处震动的来源,并帮助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援工作。张衡的开创性发明,融合了精湛的艺术和先进的工程技术,证明了古人类的智慧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16 世纪和 17 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曾尝试将部分圣经翻译成中文。然而,第一个完整的圣经中文译本应归功于 Hovhannes Ghazarian。另一位亚美尼亚人 Johannes Avetaranian 被公认为第一个将新约翻译成维吾尔语的人,这在《安丁亚美尼亚之旅纪事》中有记载。 Hovhannes Ghazarian,又名 Johannes Lassar,出生于澳门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后来成为亚美尼亚教会的成员。1813 年,他被派往马六甲(现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负责建立印刷厂并将圣经翻译成中文。 翻译过程持续了九年,于 1822 年完成。翻译文本以四卷本出版,涵盖旧约和新约。这部译本大受欢迎,被视为中国基督教史上的重大成就。除了翻译工作外,加萨良还于 1833 年在新加坡建立了第一座亚美尼亚教会,并在那里担任牧师,直到 1856 年去世。加萨良的一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他精通多种语言,包括他在澳门期间努力学习的中文,并着手翻译圣经。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由于中文与加萨良熟悉的语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翻译过程面临巨大挑战,从而造成了语言障碍。尽管如此,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最终带来了准确易懂的翻译。中文圣经的出版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开辟了传福音的新途径,促进了中国基督徒的团结。加扎里安的译本因其质量而广受赞誉,确立了他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翻译家之一的地位。 至于约翰内斯·阿维塔拉尼安(1861-1919),他最初于 1861 年出生于埃尔祖鲁姆的一个穆斯林家庭,但在阅读福音书后皈依基督教。他取了亚美尼亚名字约翰内斯(约翰)阿维塔拉尼安(阿维塔拉尼安的意思是“福音”),并于 1885 年 2 月 28 日在第比利斯(现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或伊朗大不里士受洗。阿维塔拉尼安是 1892 年第一个居住在喀什的瑞典传教联盟成员,他将《新约》翻译成维吾尔语。他的工作对促进对维吾尔语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并作为先驱为维吾尔语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过去,家用炊具主要由铜和陶器组成。铜容器通常涂上锡,这一过程称为“镀锡”,以防止生锈并保持其可用性。当地民众称从事这一行业的技术人员为“klekchi”。随着铝和其他材料在日常使用中的广泛采用,铜匠工艺和陶器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最终导致它们消失。埃奇米阿津居民瓦吉纳克·马努基扬 (Vaghinak Manukyan) 声称他是铜工艺传统的最后实践者之一。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埃奇米阿津还是几位铜匠的故乡。然而,由于后代对延续家族行业兴趣不大,马努基扬成为这一高贵血统的唯一继承人。他声称自己是近二十年来埃奇米阿津、亚美尼亚和整个南高加索地区唯一剩下的“klekchi”。Manukyan 来自凡城,12 岁时开始在父亲 Serob(铜匠)手下当学徒。然而,他认为埃里温居民 Harutyun Achemyan 是他真正的导师,他曾在父亲手下当了大约一年半的学徒。Manukyan 深情地回忆起“klaike”(一种用于制作陶器的胶水)的独特香气,并强调了陶器制作各个阶段的复杂气味。据 Manukyan 说,一个保养良好的铜容器可以使用大约 15 年。此外,他还证明了用敞口铜碗烹制的食物具有独特的味道,强调了它的优越性。他说:“用铜杯喝的水味道好得多。”瓦吉纳克·马努基扬保存的持久工艺和知识证明了亚美尼亚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铜工艺艺术。

乔托工作室博物馆位于 Mashtots Ave 45a,是一处专门纪念著名艺术家 Gevorg Grigoryan(又名乔托)的空间。该博物馆由一群艺术家和艺术家遗孀 Diana Ukleba 于 1977 年在埃里温创立,后来成为亚美尼亚国家美术馆的分支机构之一。博物馆收藏了全面的藏品,展示了艺术家的艺术遗产、档案材料和个人物品。Gevorg Grigoryan 在第比利斯和莫斯科接受了专业教育,并在出生地居住和工作到 1962 年,之后他继续在埃里温从事创作。他丰富的创作遗产大部分保存在亚美尼亚国家美术馆和他的工作室博物馆中,他在那里通过绘画和图形作品表达了一系列主题和题材。20 世纪 20 年代末和 30 年代初是这位艺术家创作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第比利斯的文化活动,并与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艺术家一起展出作品。随后,格里戈里安隐居了 20 年,在此期间,他坚持不懈地从事艺术创作,创作出充满情感的作品。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他的作品才开始获得认可和重新评价,他的艺术才重新受到人们的欣赏。博物馆的上层展出了戴安娜·乌克勒巴的作品,而一楼则展示了第比利斯画派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乔托工作室博物馆位于埃里温市中心的玛坦纳达兰附近,既是艺术家和他的妻子戴安娜·乌克勒巴的住所,也是艺术家的工作室,他们在这里生活并在戏剧性的背景下创作艺术。

环球小姐大赛是中国著名的地区性选美比赛,参赛选手既有来自中国,也有来自国际的参赛者。哈斯米克·萨纳米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亚美尼亚模特,曾获得选美大赛冠军,她受大赛组织者邀请,担任在广东省举行的比赛的评委。比赛分为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由深圳的中国电视台报道。 回顾自己的经历,哈斯米克(杰西)表示,担任评委是一次非凡而有启发性的经历,标志着她职业生涯的一个新里程碑。她现在渴望代表亚美尼亚参加著名的国际比赛。值得注意的是,杰西在中国深圳举行的“2023 年世界小姐大赛”上取得了成功。在她的整个旅程中,她强调了赞美每个女人的美丽和独特性的重要性,即使面对癌症和白癜风等挑战也是如此。她强调,任何东西都不应掩盖女性固有的自然美。

Our contacts

WeChat ID: ChinArmArt2023

Email: [email protected]

Phone number: (+86) 1736873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