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俄罗斯和中国的亚美尼亚侨民社区的见解
4 月 6 日,埃里温时间下午 6:00,俄罗斯和中国的亚美尼亚社区将举办首次联合线上活动“文化遗产保护”,将来自多个俄罗斯城市(阿纳帕、索契、秋明、特维尔、圣彼得堡和坦波夫)的侨民青年大使 (DYAP) 与中国同行联合起来,探讨在国外保护亚美尼亚文化遗产的实用方法,由专门研究亚美尼亚-中国文化交流的博士后研究员 Ani Margaryan 博士和埃里温国立大学历史学家和研究员 Armine Tigranyan 博士发表演讲。演讲者和主持人将讨论如何在侨民社区中保持传统、历史意识和亚美尼亚身份。参会者需要在https://www.norhayq.ru/vebinar_kulturnoye_naslediye_ru 上注册才能获得参与证书,这标志着促进全球亚美尼亚联系和制定统一的文化保护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瓷器中的亚美尼亚服饰:作为文化叙事的小雕像
库珀·休伊特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位于纽约市,是美国国家设计博物馆。它隶属于史密森尼学会,位于第五大道的安德鲁·卡内基大厦。该博物馆由工业家彼得·库珀的孙女萨拉·库珀·休伊特、埃莉诺·加尼尔·休伊特和艾米·休伊特于 1897 年创立,旨在教育公众了解设计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库珀·休伊特收藏了超过 210,000 件物品,涵盖了 30 个世纪的设计历史。其中包括一个 18 厘米高的亚美尼亚小雕像,由罗蒙诺索夫瓷器厂制作,年代约为 1925 年,博物馆于 1989 年收购。小雕像由瓷器制成,带有珐琅和镀金。底部有一个圆形徽章,上面印有锤子、镰刀和齿轮,旁边用红色釉面印有“俄罗斯制造”字样。小雕像描绘了一位正面站立的亚美尼亚妇女,身着传统服饰。服装结合了白色、米色和浅蓝色调,仿制的绣花围裙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披在裙子上。头饰包括一条蕾丝面纱,延伸到小雕像的颈部和胸部。小雕像的视觉特质,尤其是白色、奶油色和蓝色的使用,以及围裙的正式特征,反映了 20 世纪早期描绘亚美尼亚女性的明信片的审美,这些女性可能来自第比利斯(现代的第比利斯),那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亚美尼亚社区的家园,有着独特的服饰和配饰。长袍、围裙和整体设计与东亚美尼亚民族服饰传统非常吻合。罗蒙诺索夫瓷器厂于 1744 年根据伊丽莎白皇后的命令在圣彼得堡成立,是俄罗斯第一家瓷器厂,也是继迈森和维也纳之后欧洲第三家瓷器厂。该厂最初名为皇家瓷器厂,1925 年以俄罗斯科学家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的名字重新命名。早期生产仅供宫廷使用,用于制作皇家用品和外交礼品。该工厂的成立旨在减少俄罗斯对进口欧洲瓷器的依赖,并发展国内生产能力,反映了 18 世纪更广泛的观点,即瓷器是技术和文化进步的象征。 在 19 世纪末和 20
帝国工厂制作的亚美尼亚妇女瓷像
目前的小雕像来自著名的“Gallery Popoff”,主要用于展示杰出的 18 世纪瓷器。画廊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波波夫(Alexander Popov,1880-1964 年)是一名俄罗斯人事官员。 1919 年,他移居巴黎,一年后开了一家古玩店,最终大获成功,声名鹊起。波波夫在巴黎参与了俄罗斯艺术界的生活,结识了许多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 根据一位画廊参观者的回忆录,亚历山大·波波夫 (Alexander Popov) 给出了触手可及的瓷器的确切规格,他是一位视力不佳的老人,他收集了俄罗斯境外最重要的俄罗斯瓷器私人收藏品之一。波波夫收藏了大量来自俄罗斯人民系列的人物,这些人物由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帝国瓷器厂的首席造型师雅克·多米尼克·雷切特(Jacques-Dominique Rachette,1744-1809 年)创作。现在的亚美尼亚妇女形象是一个罕见的例子,在 1935 年送往伦敦俄罗斯艺术展的人物合影中有所描绘。 尽管这尊小雕像在体格、服装和配饰方面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特定的亚美尼亚特征(穿着一件带有紫色腰带的全长黄色连衣裙,装饰着毛皮的橙色外套,头上戴着东方头巾,戴着绿松石串珠项链)脖子),据说它的颜色鲜艳,遵循 18 世纪欧洲流行的彩色瓷俑,然而,这种对亚美尼亚血统的女性角色的描绘可以解释为当时欧洲-俄罗斯对亚美尼亚种族的看法.
静静的白桦林一南京师范大学历届俄罗斯访学师生展
11月23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历届俄罗斯访学师生作品展在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纵观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脉络,俄国、苏联、俄罗斯的诸代画家及其风格趋向在一段时期内对中国油画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可谓至关重要,直到今天,这种特殊时期的巨大影响力仍然历久弥新,并在美术学院的师生创作与教学中发挥着能量。 此次展览一共展出作品85幅,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