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器中的亚美尼亚服饰:作为文化叙事的小雕像
库珀·休伊特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位于纽约市,是美国国家设计博物馆。它隶属于史密森尼学会,位于第五大道的安德鲁·卡内基大厦。该博物馆由工业家彼得·库珀的孙女萨拉·库珀·休伊特、埃莉诺·加尼尔·休伊特和艾米·休伊特于 1897 年创立,旨在教育公众了解设计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库珀·休伊特收藏了超过 210,000 件物品,涵盖了 30 个世纪的设计历史。其中包括一个 18 厘米高的亚美尼亚小雕像,由罗蒙诺索夫瓷器厂制作,年代约为 1925 年,博物馆于 1989 年收购。小雕像由瓷器制成,带有珐琅和镀金。底部有一个圆形徽章,上面印有锤子、镰刀和齿轮,旁边用红色釉面印有“俄罗斯制造”字样。
小雕像描绘了一位正面站立的亚美尼亚妇女,身着传统服饰。服装结合了白色、米色和浅蓝色调,仿制的绣花围裙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披在裙子上。头饰包括一条蕾丝面纱,延伸到小雕像的颈部和胸部。小雕像的视觉特质,尤其是白色、奶油色和蓝色的使用,以及围裙的正式特征,反映了 20 世纪早期描绘亚美尼亚女性的明信片的审美,这些女性可能来自第比利斯(现代的第比利斯),那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亚美尼亚社区的家园,有着独特的服饰和配饰。长袍、围裙和整体设计与东亚美尼亚民族服饰传统非常吻合。
罗蒙诺索夫瓷器厂于 1744 年根据伊丽莎白皇后的命令在圣彼得堡成立,是俄罗斯第一家瓷器厂,也是继迈森和维也纳之后欧洲第三家瓷器厂。该厂最初名为皇家瓷器厂,1925 年以俄罗斯科学家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的名字重新命名。早期生产仅供宫廷使用,用于制作皇家用品和外交礼品。该工厂的成立旨在减少俄罗斯对进口欧洲瓷器的依赖,并发展国内生产能力,反映了 18 世纪更广泛的观点,即瓷器是技术和文化进步的象征。 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该工厂生产了一系列代表俄罗斯帝国内各民族的小雕像。其中包括亚美尼亚人的画像,展示了传统服饰、文化习俗和身体特征。这些亚美尼亚小雕像描绘了身着刺绣长袍和头饰等地方服饰的男女,采用工厂的硬瓷技术制作而成,这种技术以耐用性和精确性而闻名。
这些小雕像记录了俄罗斯帝国的民族多样性,到 20 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已涵盖 100 多个不同的族群。它们是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旨在直观地展示帝国的多民族构成,促进沙皇统治下的统一。罗蒙诺索夫瓷器厂至今仍在运营,其历史产品(包括亚美尼亚小雕像)因其在代表俄罗斯帝国晚期的民族和文化政策方面的作用而被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亚美尼亚的埃里温彩陶厂也生产身着民族服饰的小雕像。该工厂于 1947 年在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最初使用德国模具和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原材料。两位艺术雕塑家 R. Simonyan 和 V. Teruni 在塑造工厂的艺术风格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D. Babayan 和 A. Chakmakchan 设计了基于亚美尼亚民间传统的瓷器雕像。1948 年至 1949 年间,亚美尼亚女艺术家 Hripsime Simonyan(1916-1998 年)担任工厂的首席艺术家和雕塑家,创作了一系列受亚美尼亚民间传说启发的雕像和餐具,并进行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