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学者推动南高加索-中国关系国际学术对话
4月26日,由山东航空学院主办的学术会议“从南高加索到中国:历史遗产与现代经济文化融合”为跨区域学术合作开辟了新路径。亚美尼亚外交代表表现突出,包括亚美尼亚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科里云·加扎良(Koryun Ghazaryan)、一等秘书哈鲁秋恩·海拉佩强(Harutyun Hayrapetyan)以及前驻华大使马纳萨良(Manassarian),展现了亚美尼亚对学术外交的重视。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帕塔·卡兰达泽(Paata Kalandadze)及使馆代表亦出席会议,体现了地区合作精神。中方代表包括知名学者、地方政府代表及产业园区负责人,山东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李长海教授等高校领导也共同参与讨论。亚美尼亚学者发表了前沿研究成果:苏州大学的安妮·马尔加良博士(Dr. Ani Margaryan)探讨了亚美尼亚商贾阶层在艺术赞助中被忽视的作用,而南京大学的安娜·阿达米扬(Anna Adamyan)则重新诠释了亚美尼亚“宇宙树”符号的跨文化意义。这些研究引发了与中国学者关于共同历史叙事和现代经济协同效应的热烈讨论。会议取得实质性成果,包括计划中的联合出版物和教师交流项目,彰显了学术外交如何通过严谨研究和机构合作,强化南高加索与中国的联系。
亚美尼亚现代艺术家作品在中国滨州展出
由于与亚美尼亚中国合作中心的富有成效的合作,中国山东省滨州博物馆目前正在展出亚美尼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共展出16位艺术家的34件作品,代表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包括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 展出的作品主题方向也各不相同,包括风景、肖像、静物、构图等。 此次展览的艺术家来自不同年龄段,从著名艺术家到年轻艺术家,他们都获得了国际认可,并参加了世界各地的众多国际展览。 尽管这些艺术家是亚美尼亚裔,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其他国家居住和工作,特别是俄罗斯和埃塞俄比亚。 总体而言,该展览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让他们欣赏和认可亚美尼亚当代艺术家的才华及其对艺术界的贡献,也是加强中亚文化联系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