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至 17 世纪的亚美尼亚墓碑 – 亚美尼亚人在印度苏拉特存在的证明
16 世纪和 17 世纪的亚美尼亚墓碑证明了亚美尼亚社区在印度苏拉特的存在。 这些纪念碑是这座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们了解居住在那里的亚美尼亚人的生活。 墓碑上装饰着复杂的图案和铭文,其中许多至今仍保存完好。 它们让我们得以一窥亚美尼亚人民的习俗和传统,它们在苏拉特过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这是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值得认可和保存。
历史学家认为,早在14世纪,亚美尼亚人就开始在苏拉特定居,当时该城市由德里苏丹国任命的总督管理。 1895 年,居住在加尔各答的亚美尼亚作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梅斯罗布·雅各布·塞斯 (Mesrovb Jacob Seth) 写道:“…….在苏拉特,亚美尼亚人建立了两座教堂 – 一座在城里,至今仍保存完好,但已不再存在。” 现在已被使用;另一个则躺在废墟中,在他们的墓地里……”
尽管如此,正是在 16 世纪,这座城市开始见证了一个重要的亚美尼亚社区的出现,该社区热衷于贸易并拥有活跃的文化生活:该市保留了亚美尼亚定居点的痕迹,正是指的是这个时期 时期。 苏拉特的亚美尼亚墓地毗邻早期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墓地,主教堂外有大约 200 块墓碑,其中有一座 1579 年在此去世的亚美尼亚女士的墓碑。
据了解,苏拉特的亚美尼亚商人将珠宝、宝石、棉花、丝绸和其他产品出售给来自巴士拉和阿巴斯港的亚美尼亚人拥有的商船,这些商船将这些产品出口到埃及、黎凡特、土耳其、威尼斯和来航。 。 与阿拉伯人等不带家人来到印度的西亚人不同,亚美尼亚人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搬家。
印度亚美尼亚人的商业头脑受到英国人的高度评价,英国人在17世纪就与他们有过接触。 英国试图获得成功的印度亚美尼亚人的信任与合作,以确保他们向莫卧儿朝廷求情,以获得印度的贸易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