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亚美尼亚出版物中对中国人的总体描述
最近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描绘了从 20 世纪早期亚美尼亚出版物中摘录的页面,该出版物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印刷,在此期间,那里有一个繁荣的亚美尼亚社区。 这本书的目的是用作亚美尼亚学校的教科书,并为那些想要获得亚美尼亚历史学科专业的人提供额外的资源。 作者是 Avetik Ter-Hakobian,他是 Nersisian 学校的前亚美尼亚地理教师,Nersisian 学校是第比利斯市的一所亚美尼亚高等教育机构,活跃时间为 1824 年至 1924 年。 该出版物简要概述了亚美尼亚的自然地理、民族志和政治地理,描述了 20 世纪初的建筑古迹、人口统计和国家政治局势。 它的页面装饰着与文本相辅相成的地图和插图。 此外,该出版物还收录了一幅中国人的肖像,其自信的姿势和面部表情,是中华民族的普遍代表。 图中的中国人具有典型的中国体质,颧骨突出,胡须独特,头发编成辫子,被称为“辫子”。 他戴着尖顶帽子,又称莎草帽、米帽、稻帽或苦力帽。 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这是亚洲人常见的另一种配饰。 他所穿的服装类似“唐装”,结扣、宽松的廓形、中式立领。 这种表现方法与欧洲和后来的美国旅行者、探险队成员或艺术家创作的版画、版画和水彩画相对应,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至 19 世纪,捕捉了人们的外貌、独特的服装、传统和习俗。 非西方人民向当地受众提供信息和启发。 插图中的文字显示,尽管亚美尼亚与中国相距遥远,但亚美尼亚却有中国居民。
罕见的中国汉代龙纹漆器
这件罕见的中国器皿有一个高高的、略微外展的足部,并均匀地涂有红棕色漆。 它主要用作酒容器。 肩部线条流畅,龙吐舌。 龙头的位置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将其引导至环绕颈部的对称三角形图案。 身体和足部均饰有几何装饰带。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漆器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战国晚期(公元前 475-221 年)和随后的汉朝时期(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漆器被视为一种非常珍贵的材料。 品味的重大变化导致其在宫殿和贵族家庭中广泛采用。 它的日益普及也对汉末青铜器的迅速衰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制造任何器具都需要涂上多层薄漆,然后依次涂在木质表面上以达到足够的厚度。 在添加下一层之前,每一层都必须彻底干燥。 公元前 80 年左右,韩宽所著《盐铁论》中的一段话指出,一只漆杯的价格相当于十个铜杯的价格。 此外,还需要大量劳动力:制作杯子需要一百名工匠,制作屏风需要一万名工匠。
亚美尼亚亮相第十届中国诗歌春节联欢晚会
2024年1月,第十届春季中国诗歌节颁奖典礼云集了来自30个国家的杰出诗人。 受人尊敬的参与者和获奖者包括亚美尼亚作家 Armenuhi Sisyan。 她的贡献获得了全球认可,并被翻译成 31 种语言,包括中文、英语和西班牙语。该活动在北京广播电台和多家电视频道进行了现场直播,仅在中国就吸引了 1300 万观众,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文化联系,并巩固了艺术在促进全球团结方面的重要性; 该仪式证明了参与国家及其才华横溢的作家的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值得注意的是,Sisyan 是埃里温国立医科大学的亚美尼亚语教授,撰写和合着了多本学生培训手册。 自 2007 年以来,她一直是亚美尼亚作家联盟的成员。
中国佛山拍摄写真,展现亚美尼亚女性身着民族服装的美丽
最近,FUNCTIONZ Studios 在中国佛山市组织了一场摄影活动,展示带有 Ourfa 刺绣的亚美尼亚传统服装。 这张照片自信地展示了亚美尼亚女性的优雅和优雅,突出了亚美尼亚民间服饰的醒目的色彩和复杂的花卉图案。 模特 Hasmik Samanyan(也称为 Jessie)和 Araksie Aloyan 都是亚美尼亚血统,出现在拍摄中。 值得注意的是,亚美尼亚模特杰西(Jessie)在中国深圳举行的“2023世界女士大赛”上获得冠军。 尽管面临癌症和白癜风等挑战,她大胆强调庆祝每个女性的美丽和独特性的重要性。 她的信息很明确:任何逆境,包括癌症和白癜风,都不应削弱女性的真正美丽。
患有白癜风的亚美尼亚模特在癌症中幸存,赢得了在中国深圳举行的选美比赛
亚美尼亚模特哈斯米克·萨纳米扬(Hasmik Sanamyan),又名杰西(Jessie),在中国深圳举行的年度“2023世界女士大赛”上获得冠军。 该赛事是一场来自不同国家的女性展示各自文化的选美比赛,中外各一名获胜者。 今年,Jessie代表亚美尼亚获得了“年度全球冠军”称号。 杰西(Jessie)战胜了癌症,并拥有独特的白癜风皮肤类型,她在演讲中强调了展示每个女性的美丽和独特性的重要性。 她表示,无论是癌症、白癜风还是其他任何逆境,都不应该扭曲女人真正的美丽。 杰西的参与旨在鼓励世界各地的女性拥抱自己的个性,并勇于自信地表达自己的个性。 她认为,每个女性都有独特的身份和美丽,无论她们面临什么挑战,都应该庆祝她们。 该比赛是一项备受推崇的赛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并成为文化交流和欣赏的平台。 Jessie的胜利证明了她的美丽、沉着以及以积极的态度代表她的国家的能力。
诗歌之美超越国界和桥梁文化:亚美尼亚-中国联合活动在北京东岳庙举行
中国亚美尼亚学生会(ASAC)与中国学生会最近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联合活动,通过诗歌颂扬各自独特文化的和谐与美丽。 此次活动在北京东岳庙举行,证明了相互欣赏和尊重的力量。 在这场丰富文化的活动中,来自亚美尼亚和中国的学生轮流分享和朗诵他们最喜欢的诗歌。 他们深入探讨了彼此诗歌背后的意义,并探索了催生这些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 当晚的亮点之一是亚美尼亚女主人身着卡林地区传统服装的精美复制品出现,为庆祝活动增添了额外的真实感。 两个社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停留在诗歌上。 与会者还品尝了各种美味的亚美尼亚糖果,并品尝了特制的亚美尼亚白兰地,进一步增添了节日的节日气氛。 此外,中国学生还演唱了他们最喜欢的亚美尼亚歌曲,为活动增添了音乐色彩,让大家欢聚一堂,共享欢乐和欣赏之情。 总体而言,亚美尼亚-中国联合活动是促进两个社区之间文化交流和理解的独特里程碑。 它加深了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相互欣赏,培养了强烈的尊重意识,以美好而有意义的方式加强了友谊的纽带。
亚美尼亚国家交响乐团受邀参加在中国举办的纪念阿拉姆·哈恰图良的著名比赛
纪念作曲家阿拉姆·哈恰图良诞辰120周年的国际大赛目前首次在中国举办。 该比赛由阿拉姆·哈恰图良文化基金会、中国当局、北京市和北京国家歌剧院合作举办。 亚美尼亚国家交响乐团受中方邀请为通过决赛阶段的音乐家进行伴奏。 著名指挥家、亚美尼亚国家交响乐团创始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马耳他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哈恰图良国际比赛艺术总监谢尔盖·斯姆巴蒂安(Sergey Smbatyan)强调了中国非常受欢迎的市场。 在中国的成功被认为是乐团的强大力量、基础和阿拉姆·哈恰图良的集体性格。 Smbatyan 认为这一成就是今年最重要的成就。
中国的冬至节是庆祝平衡、和谐和美味饺子的节日
冬至节,又称冬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冬至节气或冬至期间举行,发生在12月21日至12月23日之间。 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宇宙平衡与和谐的阴阳哲学。 据信,这次庆祝活动将迎来更长的白天时间,从而增加正能量流。 在周朝(公元前1045年至公元前256年),中国人首先开始庆祝冬至节,后来在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20年)被宣布为正式庆祝活动。 这段时间,汉族人都会放下工作,与家人一起庆祝。 他们会举行祭天仪式,到祖祠烧香纸祭祀祖先,以表达谢意。 冬至节与中国的各种农业活动有着历史渊源,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正值冬至,正是收获小麦、大麦、萝卜等冬季作物的重要时节。 这也是一个向某些牲畜表示敬意并给它们喂特殊食物以庆祝这一活动的机会。 传统上,冬至节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的日子。 这个季节盛开的梅花超乎想象,创造出真正独特而美丽的景象。 总而言之,冬至节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 这是反思宇宙平衡与和谐、纪念祖先、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庆祝冬至的时刻。
中国的亚美尼亚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丰富的国家文化
2023年12月,在华留学的亚美尼亚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技能,展示了祖国多元而充满活力的文化。12月9日,“汉语走向世界:开放走向未来”国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居住在北京的亚美尼亚学生Syuzanna Muradyan穿着印有亚美尼亚民族服饰图案的亚美尼亚风格服装参加了这一重大活动。 12月10日,西南大学在四川省重点城市重庆举办第十六届国际文化节。 这个节日为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展示他们祖国的表演和视觉艺术。 亚美尼亚学生Emma Arabajyan、Julyetta Botsinyan、Katherina Tikhomirova和Hayarpi Daveyan穿着仿Ourfa刺绣的风格礼服、埃里温花卉面料城市礼服和 卡林地区亚美尼亚民族服装的复制品。 参观者在观看亚美尼亚艺术品和服饰、品尝亚美尼亚葡萄酒后表达了敬畏和兴奋。 他们愿意拍照并获取有关亚美尼亚及其历史的更多信息。 这两场活动都是中亚文化对话和通过认识彼此的习俗、民族服装和表演艺术搭建桥梁的重要一步。
亚美尼亚小提琴家因其对上海文化发展的贡献而在中国获奖
亚美尼亚著名小提琴家、电视名人阿斯特丽德·波格霍相 (Astrid Poghosyan) 近日荣获 2023 年上海白玉兰银奖,以表彰她对中国上海文化发展的杰出贡献。 该年度奖项旨在表彰为该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重大贡献的外国个人。 Poghosyan 的成就引人注目,因为她是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亚美尼亚人,也是今年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波格霍西安已成为上海交响乐团的后起之秀,她目前担任该乐团的院长助理。 她以其卓越的音乐天赋和作为乐团管理人员中第一位外籍员工的开创性作用而闻名。 凭借卓越的外交技巧和管理专业知识,波戈西扬每天都能熟练地应对各种角色。 Poghosyan 16 岁时抵达上海,从此成为这座城市的职业、社交和社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她作为上海社区一位有成就、受人尊敬的成员的地位。 她的不懈努力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她成为许多有抱负的音乐家和文化爱好者的灵感灯塔。